七年之約

Pecu Tsai
Apr 18, 2023

--

作者:臺師大科技系 PecuLab 蔡芸琤 (Pecu)

今天是 PecuLab 第一位指導畢業的碩士生陳俊豪,臺大資工所博士班畢業口試的日子,我終於完成了七年前的承諾,親手將一位小白雕塑成能獨當一面的研究者,這過程中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所以,寫下這篇七年之約,來細細感謝所有能讓我順利完成承諾的貴人們。

七年前,我於臺大共教中心負責規劃與推動 CS+X,開設一系列與資料科學應用於非資訊領域相關的課程,因此,收到一個臉書陌生訊息,一位經濟所的碩士生,想要向我索取授權碼,進而展開了這七年的實踐承諾的旅程。

俊豪一開始真的是個小白,但是是一位非常認真的小白,只要他提問,我給了引導解方之後,他一定會想辦法在一兩日內給我明確的進展與回饋,就這樣互動了半個學期,他突然跟我說,他想考臺大資工所博士班。

當下我是直接勸退他的,理由是,我不想讓沒有想清楚的人,對臺大資工所博士班有不切實際的幻想,而耽誤了他出社會賺錢的寶貴時光,太多人卡在博士班消耗青春而迷失方向,就不再此多說。

但當我講完臺大資工博士班的畢業條件,以及入學考試需要準備的資工所所需的研究基本能力,當時才剛接觸程式半學期的俊豪,幾乎是沾不上邊,但看著他堅定的眼光,我想起了我的指導教授呂育道老師當年接納我成為他的學生的畫面。

他告訴我,他會幫助我,是因為看上我的潛力,雖然我還有很多需要補強之處,但身為老師的天命,就是要扶持資源相對少但堅定研究態度的學生,一方面資源重新分配要透過這樣子來創造階級流動的機會,另一方面,資源充沛的學生,老師也不需要錦上添花,協助資源少的學生,看著這樣的學生在自己的澆灌下成長,老師的成就感也會比較高。

所以,我卯足了全力,幫俊豪設計了一整年的學習菜單,帶著他投出他人生的第一篇國際會議論文,帶著沒有出過國的他,前往希臘雅典發表他的第一篇英文報告,順利地在臺大經濟所畢業後,應屆錄取了臺大資工所博士班。

但在俊豪博二時,我轉任東吳資科,就需要找臺大資工所的老師【寄放】俊豪,讓俊豪能維持與我繼續同一個研究主軸的發展,而不是放棄前三年的成果,得要加入其他老師的研究計畫。

這時候,臺大資工所許永真老師非常大方地出借他的博士班名額給俊豪,讓俊豪能和我維持原來的合作狀態,而不需要分攤許老師原實驗室的計畫工作,我才能安心地在東吳資科,用遠端協作的方式與俊豪繼續合作。

而在東吳資科的前兩年,研究發展遇到了瓶頸,我自己失去了最初對於這個主題的洞察能力,這時候和我曾經合作過區塊鏈課程的臺大物理所博士生陳彥奇,已經拿到博士學位,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工作,我們在網路上閒聊交換彼此的研究概念時,他主動分享他的研究成果,並給了我和俊豪很大的研究啟發,在那兩年間的線上 Meeting 中,我們竟然一起發表了六篇論文。

在我轉至師大科技這一年,俊豪已經是能獨當一面將我們討論出的概念實現的獨立研究者了,當口委們在他的論文研究提案時的建議卡住時,我只需要提點俊豪研究設計上的修正觀點,俊豪就能一步步地修正並完成口委指出的不足處,今天驗收俊豪的博士班畢業口試,真的是滿滿的感動。

那種感動是,我看著我的指導老師就坐在我的面前,台上的俊豪,就好像當年的我,看著他七年前甚麼都搞不清楚狀況,對比今日能侃侃而談地論述自己的實驗及論文貢獻,我自己經歷過了承諾俊豪要給予的經濟支持、學術支持、就業支持,才曉得,當年我所擁有的機會,也都是呂育道老師為我鋪陳的,如果沒有自己走過這一段,不會知道要支持一個人走七年,是要花多大的力氣,也不會知道呂老師曾經為我下過的苦心是甚麼。

還要感謝一直給我和俊豪很大自由度的許永真老師,感謝對我與俊豪的研究有高度認同的張智星老師,承諾提供俊豪在博士畢業後的下一個可發揮的舞台,感謝晚我一屆的同門師弟陸裕豪,從來都不會拒絕我的請託,也在俊豪的論文中提供了寶貴的建議。

俗話說,養兒方知父母恩,如果類比成扶持一位資訊小白成為一位有實戰力資工博士,那呂老師真的是我的再生父母,直到現在,我都沒辦法回饋呂老師甚麼,甚至在博士班階段,呂老師從沒要求我做任何一項他的個人計畫,並很有耐心地陪著我探索我自己想做的題目,他只站在一個給予者及引導者的角度帶著我思考。

想起博二時,我告訴呂老師,我雖然通過資格考,但卻在研究上迷惘了,想知道財務工程能怎麼被業界使用,老師二話不說,推薦我至中國信託自營部工作,才讓我能從實務需求上展開博士論文的發展主軸。

向呂老師索取的機會與資源,真的是太多了,在還不完的狀況下 (我也沒能力給老師甚麼,老師在我心中是跟神一樣的存在),今生只能繼續將這樣的善意,傳遞給其他資源相對匱乏但意志堅定有潛力的後輩,告訴更多人,是呂老師帶給我的視野與舞台,才有今天能給予的能力。

--

--